2014年恩施州政府一包養價格工作報告(全文)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a9f2b11892d2.06906588.

二、2014年工作安排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提出“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工作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戰略任務和“競進提包養網ppt質、升級增效”的工作思路,州委六屆五次全會提出實施產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這對于我們堅定信心,凝聚力量,在新的起點上推動全州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省委十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州委六屆五次全會決策部署,把握“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總基調,遵循“競進提質、升級增效”的總要求,堅持“三州”戰略不動搖,堅持特色開發、綠色繁榮、可持續發展不折騰,堅持自強不息、以干求助不懈怠,全面深化改革,實施“雙輪驅動”,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斷開創綜合扶貧改革發展新局面,為加快建設全國先進自治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基礎。

今年全州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10%,利用外資增長包養甜心網10%;游客接待人數增長8%,旅游綜合收入增長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新增城鎮就業3.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5‰以內;城市空氣質包養量優良天數340天以上;安全生產、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產業鏈建設,促進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加注重運用市場的理念、市場的辦法、市場的力量,推進現代煙草、茶葉、畜牧、清潔能源、生態文化旅游、信息等六大產業鏈建設,努力打造州域經濟升級版。

培龍頭創品牌。加強產業鏈核心環節建設,扶持壯大龍頭企業,打造精品名牌。實施“市場主體增量行包養條件動”和“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培育一批市場主體,壯大一批龍頭企業。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擴大規模,引導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努力把小企業盤大、大企業做強。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點企業、重點產品打造特色品牌,形成一批輻射面廣、競爭力強的知名品牌。按照標準化的要求,加強基地建設,努力建設一批高效茶園、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標準化養殖小區。發揮“世界硒都”優勢,積極推進硒資源綜合開發和利用,加快推進硒產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和規模化生產,著力打造恩施“富硒”品牌,努力把硒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

轉方式調結構。按照增優勢、重特色、提質效的要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加快發展特色農業,著力推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走具有山區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加大特色資源開發力度,支持綠色食品、醫藥化工、新型建材等資源型工業加快發展。以建設全國知名的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休閑養生度假基地為目標,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包養網,推進核心景區提檔升級和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承載能力。促進民族文化與生態旅游深度融合,提高恩施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新建一批商業綜合體、大型專業市場、物流園區和特色商業街區。積極發展電子商務,以特色網店發展為重點,培育一批電商龍頭企業。

強園區搭平臺。認真抓好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和標準廠房建設力度,完善園區功能,提高為企業服務的能力。完善園區定位和規劃布局,吸引優勢企業和項目入園,引導產業集約集群發展。按照面向實際、突出實用、產生實效的要求,鼓勵企業引進、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加大高技能人才和實用人才培養力度,建立一支懂經營、善管理、能開拓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產業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二)突出新型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理念,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推進以人為核心、以產業為支撐、以公共服務為保障的新型城鎮化,構建以州城為中心、縣市城區為骨架、鄉鎮集鎮為支撐、中心村和社區為網點的“一心三級”城鄉網絡發展格局。做強“一主兩副”。按照建設“山水園林城、民俗風情城、包養價格ptt生態旅游城、交通樞紐城、區域中心城”的要求,加快建設步伐,努力把州城建成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和服務功能的區域中心城市。以州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為目標,努力把利包養女人川市建成州域經濟重要支撐城市和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把來鳳縣建成武陵山區省際經濟協作示范區。包養網

做優縣域城區。加強老城區改造、新城區建設和城市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功能,擴大規模,提升品位,注重傳承和保護民族性、地域性特色,把建始、巴東、宣恩、咸豐、鶴峰5個縣城打造成各具特色、各顯優勢、具有較強承載力和產業支撐力的縣域中心城市。

做特鄉鎮集鎮。按照“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特色濃郁、舒適方便”的要求,突出“歷史、人文、產業、生態”元素,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鄉鎮集鎮。各鄉鎮因地制宜建設一條特色街道,著力打造一批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和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大力開展“鄉鎮集鎮建設管理年”活動,不斷提高鄉鎮集鎮建設管理水平。

做美農村社區。按照農業要強、農民要富、農村要美的要求,加快推進新農村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加大“美麗鄉村”試點建設力度,包養大力推進生態家園文明新村建設,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按照“依山就勢、錯落有致,特色民居、生態家園”的要求,加強農村建房規劃和建設管理,積極推包養網車馬費進特色民居建設。認真組織實施國土整治工程,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整治18萬畝。加強農村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三)突出項目建設,打牢發展基礎把握我州當前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重要抓手,充分發揮投資在推動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抓好項目實施。全年安排過億元重點項目150個,計劃完成投資200億元。切實做好跨區域省級重點項目的協調服務工作,積極促成恩來包養俱樂部高速、恩黔高速建成通車,加快推進恩建高速、利萬高速建設,積極爭取黔張包養甜心網常鐵路、鶴來高速、咸來高速開工建設。認真抓好鶴來公路、巴野公路、恩施客運中心、恩施貨運中心等重點交通項目建設;加快鶴峰江坪河電站、利川峽口塘電站、利川風電、恩施旅游接待中心、國家富硒產品質檢中心、恩施鐵路物流港等產業項目建設;抓好金龍大道二期、金山大道、金鳳大道、龍鳳大道等城鎮項目建設;抓好清江干流防洪治理、小型農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恩施喻家河水庫等一批水利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州行政服務中心、州傳媒中心、州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州中心醫院武陵山區醫療中心、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州圖書館、來鳳龍鳳科教示范園等公共服務項目建設。

抓好項目謀劃。圍繞國家、省推進長江黃金水道建設和主體功能區建設等機遇,結合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啟動新一輪項目謀劃工作。牢牢把握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精心策劃一批重大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社會事業項目,努力做到重大項目梯次推進,新開工項目大量增加,儲備項目資源充足。進一步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加強與國家、省有關部門的對接,力爭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省規劃籠子和投資計劃。積極做好安張衡鐵路、鄭萬鐵路、昭黔恩鐵路、騰龍洞至大峽谷旅游觀光鐵路、利川至咸豐高速公路、車壩河水庫供水工程等重點項目的前期推進工作,力爭盡早開工建設。

抓好項目監管。嚴格落實“一個項目包養、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筆經費、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繼續實行重點項目專班推進機制和督辦檢查機制,切實保障重點項目用地、資金等需求,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竣工、早見效。嚴格執行項目建設“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制”管理,加強資金使用和工程質量監管,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四)突出包養改革創新,提升內生動力堅持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著力破除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以改革促創新、促開放、促轉型、促發展。

包養網

深化各項改革。積極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繼續深化機構改革,進一步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包養留言板緊緊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破除妨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壯大,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積極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探索建立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努力形成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繼續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現代財政制度。認真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穩步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工作。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積極推進戶籍、農村土地、計劃生育等其他方面的改革。

擴大對外開放。大力實施開放先導戰略,堅持敢開放、真開放、全開放,不斷提升對外包養價格ptt開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轉變招商引資方式,突出產業鏈招商、園區招商和以商招商,引進一批知名企業和著名品牌,引進一批投資強度大、稅收貢獻大、環境保護好的項目,力爭在招大引強上實現新突破。切實提高招商引資項目合同的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確保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70億元以上,直接利用外資2600萬美元以上。積極推進外經外貿工作,加強外貿出口基地建設,大力培植外貿出口龍頭企業,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積極籌建恩施海關,申報設立航空口岸,完善對外開放要素。

推進科技創新。統籌抓好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推動科技和經濟的緊密結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同創新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科技創新包養甜心網能力。實施特色優勢產業科技支撐行動計劃,著力破解影響特色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包養網車馬費化運用,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科技對產業的支撐力。

(五)突出生態優勢,推動綠色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彰顯山水優勢,實現綠色發展,讓青山常在、藍天常駐、碧水長流。

堅持綠色發展。綠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銀山,金山銀山換不來綠水青山,我們的責任就是保護好綠水青山。正確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珍惜生態優勢,守住環境底線,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

建設生態工程。積極推進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實施好新一輪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沼氣池、三峽庫區及影響區污水垃圾處理和地質災害治理等一批重點生態建設項目,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加大自然保護區建設力度,加強濕地保護,保持生物多樣性。加強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200平方公里以上。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嚴厲打擊非法占用林地和亂砍濫伐行為,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珍稀林和林下經濟,全年造林綠化24.6萬畝,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林木綠化率。

保護生態環境。認真落實國家和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積極爭取國家、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逐步建立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提升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山不亂挖,樹不亂砍,按照規劃保護好州城丹霞地貌,保護好城鄉山水風貌。加快實施清江流域、三峽庫區水污染防治規劃,加強清江流域環境綜合治理,抓好飲用水源包養軟體和水生態系統保護。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支持恩施市、利川市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抓好鄉鎮集鎮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施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積極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嚴格環境準入制度,認真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管理制度。減少使用化學肥包養料,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從源頭上防治環境污染。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力度,科學合理有序開包養站長發礦產資源。

(六)突出財稅保障,提升支撐能力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促進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引導金融機構優化金融服務,建立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

做好財稅工作。充分利用國家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機遇,加大對產業鏈建設、重點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增長型、骨包養網干型、穩定型財源,積極培植新的財稅增長點。嚴格依法治稅,加大稅費征收工作力度,確保應收盡收,提升收入質量,努力實現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強化全口徑預算管理,推行財政預算績效考評,嚴禁超預算或者無預算安排支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強化財政調控能力,加大民生社會事業投入,保障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支出,提升財政保障能力。強化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管理,確保“三公”經費支出零增長。加強地方債務管理,著力防控債務風險。

創新金融服務。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產業鏈、新型城鎮化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確保信貸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積極引進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大型國有銀行落戶恩施,推動州內銀行機構到縣市、鄉鎮設立網點,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提升金融服務“三農”水平。支持保險、證券業健康發展,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鼓勵企業上市融資,支持恩施城投公司、州農發擔保公司等融資平臺建設,創新融資手段,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七)突出民生改包養價格ptt善,促進社會和諧用更多的精力關注民生,把更多的財力投向民生,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州人民。

大力推進綜合扶貧。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大力實施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爭取和實施一批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改善方面的重大項目。加快恩施市龍鳳鎮綜合扶貧改革試點建設步伐,統籌推進扶貧搬遷、移民建鎮、退耕還林和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放大試點示范效應。推進龍山來鳳經濟協作示范區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充分利用國包養管道家民委、農業部等中直單位定點幫扶,“616”對口支援工程和省內部分市對口支援民族縣市的機遇,不斷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多形式開發就業崗位。積極鼓勵全民創業,支持回鄉創業,以創業促就業。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不斷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會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做好市場價格監管工作,穩定消費價格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逐步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難”問題。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按照“擴大總量、優化結構、調整布局、提高質量”的要求,加快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積極發展學前教育,逐步滿足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需求。大力發展高中階段包養網ppt教育,努力提高普及程度和教育質量。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及老年教育,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強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提高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認真落實衛生惠民工程,加快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設,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付方式改革,鞏固提高參合率和受益面。全面落實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逐步甜心花園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一體化。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支持包養網VIP社會資本發展健康服務業。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補充縣鄉醫療衛生技術人才200名以上。加強人口計生工作,進一步完善人口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大力推進唐崖土司城遺址申遺工作,抓好民族文化的搶救、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積極推動民族文化品牌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努力提高文化產業對州域經濟的貢獻率。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大力實施文化體育惠民工程,加強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工程。認真辦好省第八屆少數民族運動會。

加強社會治理創新。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著力提高城鄉居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營造熱愛恩施、發展恩施、維護恩施的濃厚氛圍。改進社會治理方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實現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結合新一輪“三萬”活動的實施,大力推進農村、社區網格化管理,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提升農村信息便民服務水平。高度重視信訪維穩工作,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采取最嚴格的措施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進一步加強綜合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高防范和處置突發事件包養妹的能力。

積極推動其他各項事業發展。支持駐恩施州部隊建設,抓好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和民兵預備役工作,深入開展“全國雙擁模范州”創建活動,增強軍政軍民團結。大力推進法治恩施建設,健全社區矯正、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制度。繼續抓好“六五”普法和科普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和科學素質。切實做好統計、調查工作,認真開展好第三次經濟普查。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開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活動,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各位代表,今年我們將繼續實施十大民生工程:1.新建保障性住房2.4萬套,改造農村危房1萬戶、特色民居8000戶;2.解決3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實施4萬戶清潔能源入戶工程;3.實施農村公路通暢工程1200公里,配套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1500公里;4.以縣市城區為主新建8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5.建設標準化村衛包養網推薦生室300個;6.新增城鎮包養行情就業3.6萬人,建設40個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標準化公共服務平臺;7.建成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4個、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24個;8.實施88個重點貧困村和39個重點老區村整村推進,完成扶貧搬遷4000戶、1.6萬人,減少貧困人口15萬人;9.新建“放心糧油”配送中心7家、“放心糧油”連鎖店60家,新建、改建村級綜合服務社500家;10.為經濟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200件、其他法律援助事項22000件。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將按照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目標,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努力使政府治理更加有效、行為更加規范、服務更加到位、運轉更加順暢。

(一)轉變政府職能。正確處包養網dcard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確保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更加注重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和環境保護,真正把政府職能轉到提供公共產品、發展社會事業、完善市場規則和營造發展環境上來。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最大限度減少對微觀事務的管理。深入推進“一周辦結制”,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拓展政務服務領域,提高行政服務水平。進一步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強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的制定和實施。進一步完善政府績效考核,形成科學、客觀、有效的考核機制。

(二)嚴格依法行政。大力推進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落實人大常委會的意見和建議,虛心接受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積極推行政務公開,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等政府決策程序。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完善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做到每一項政府決策、行政行為都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機制,規范行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